河北自贸区曹妃甸片区:构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
来源:人民网  时间:2019/11/18  

从8月31日中国(河北)自贸区曹妃甸片区正式揭牌成立以来,曹妃甸片区聚焦“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引领区、临港经济创新示范区”功能定位,发挥深水大港、土地富集、平台众多等比较优势,把握“探索新模式、打造新平台、培育增长极”这一目标任务,选准自贸区突破竞进的引爆点,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曹妃甸特色的自贸区发展新路,着力构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。曹妃甸片区挂牌以来,共推动先行先试国家及省市政策创新清单223项,新增市场主体186家。

发挥突出优势,构筑开放新格局

“曹妃甸作为中国(河北)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唯一获批的沿海片区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、国务院对唐山和曹妃甸的重视,河北省委、省政府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重托和期待。”在中国(河北)自贸区曹妃甸片区揭牌仪式上,唐山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丁绣峰说。

由港而建、依港而兴,这是曹妃甸片区作为河北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沿海片区最大的优势。加上独特区位、新兴产业、新型贸易、新的管理体制机制、新的区港联动体系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大港的诸多优势,为曹妃甸加快构建全方位、宽领域、多层次、内外融通大开放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依托港口核心优势,曹妃甸片区重点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、港航服务、能源储配、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。曹妃甸港是全国4个可停泊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之一,110条航线通达70多个国家与地区,内陆港覆盖“三北”腹地,国际班列直达蒙古国,连通中东欧,是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枢纽。曹妃甸将依托港口辐射优势,加快建立多式联运中心、国际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国际船舶备件供船公共平台,加强与中东欧、日韩等国家创新合作,打造东北亚经济合作窗口和开放型经济合作的“桥头堡”。

如今,精品钢铁、现代石化、临港贸易等优势产业在曹妃甸聚链成群,华电重工、金隅产业园等实体企业及河钢云商、五矿发展等服务贸易型企业共712家已实现落户,曹妃甸已经由昔日的一叶沙岛成长为生产总值600亿元、全部财政收入120亿元的新型工业化基地。到2022年,曹妃甸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2300亿元,比2018年翻一番。

平台集中、政策红利叠加,为曹妃甸片区对外开放插上了翅膀。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、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、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商综试区已成为曹妃甸多块“金字招牌”。现已具备整车、肉类、水果、冰鲜、粮食等口岸资质,是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、平行车进口试点,拥有中国电煤采购价格(CECI)曹妃甸指数。当前,曹妃甸正探索自贸+综保+跨境电商新模式,拓展矿石混配、能源储配及钢铁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,提升跨境贸易、投融资结算便利化水平,致力打造总量万亿级、税收百亿元的国际商贸物流产业集群。

行政审批“绿色通道”,企业入区上“高速”

中国(河北)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,为企业开辟了一条‘绿色通道’”。

所谓“绿色通道”,是曹妃甸片区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,即把原有分散、分立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和事项,整合成立项目用地、工程规划、施工许可、竣工验收4个阶段“单一窗口”,整合资源、并联审批、优化流程、精简要件,把工程建设项目从备案到竣工全流程手续办理压缩到50个工作日。

“来这里办事儿,不用再费心寻找相关的窗口,138项行政审批事项在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,这就是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的“无差别受理”。区行政审批局临港中心主任王建鹏介绍说,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多窗口跑路、多轮次排队、阶段性办件拥挤等问题,从今年9月1日起,曹妃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铺开了“无差别受理”改革,通过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证”,实行“一门、一窗、一网”服务模式,实现企业到政府办事“只进一个门、最多跑一次”,使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和办事人员从“只办一件事”到“能办所有事”,权力运行也更加公开、公平公平、公正。

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,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,积极落实“多证合一、证照分离”政策,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,年底前有望压缩至1个工作日。其中,对整体搬迁至曹妃甸的京津冀现有企业实施“落地迁”,即只需提交新址住所证明,企业原名称不变,即可先行办理变更落地。

创新航运管理,航运便利最大化

在曹妃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,企业已经可以在海事窗口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。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,不仅跑的次数少了,还缩短了一星期到十天的时间。办事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海事局创新推广实行的船舶证书“四合一”并联办理制度,即船舶所有权证书、国籍证书、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油污保险证书可一次提交、联合办理,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5项减免为14项,办结时间由原来的26天缩减为11天,为企业节省时间上百小时,节省成本数万元,加快了船舶营运周期,减轻了企业负担,受到航运公司的好评。

曹妃甸海事局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李艳冬通过举例很好的诠释了“四合一”并联审批的优势,他介绍说,11月初集装箱船诺扬神户轮在保税区发生违法行为,以往船舶在港需周转2至3天的时间,海事局通过快速办结制度,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立案、调查取证等程序,然后由代理公司全权担保放行,一分钟没有耽误船期,保障了码头正常运营。

曹妃甸海事局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智慧交管”船舶交通智能服务系统,该系统具有抵港船舶锚位自动推荐、船舶进出港自动导航等43项功能,可为到港船舶提供全过程、全方位服务。其中船舶智能排序功能,可以实现船舶进出港排序的公正、公平、快捷。“综合保税区是自贸区的核心区域,三港池航道是进入综保区的必经之路。但是三港池航道比较狭长,这套系统可以对船舶偏离航道进行语音智能提醒,还可以自动计算下线时间,提高了港口运转效率。”曹妃甸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池永伟说。

曹妃甸片区设立以来,曹妃甸海事局围绕自贸区航运便利化,出台10项服务举措并实现部分落地见效,加快建立符合曹妃甸片区发展要求的海事监管服务模式。与此同时,石家庄海关所属曹妃甸海关,通过实施“两步申报”通关模式改革,实行采信第三方检验制度、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、通关全流程“一单多报”制度,着力打造减证集约、智能驱动、风险可控、便利高效的新型海关服务体制、机制。

园区国企齐发力,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

11月7日,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进口水产品备案存储冷库经过石家庄海关核准,标志着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具备了进口水产冷冻产品仓储服务功能。“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冷链物流监管中心备案冷库面积1069平方米,库容约2000吨,温度在-18℃以下。从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口岸入境的进口冷冻水产品,在保险、储运、物流成本上具有更大优势,进一步丰富市内海鲜市场,市民可以吃上更加新鲜和价格低廉的进口水产品。”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刘志强说。

近年来,曹妃甸综保区通过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口岸资质申报力度,不断完善口岸功能,拓宽对外开放大门。仅2019年,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“进境水果、粮食”两个口岸资质。目前,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拥有“汽车整车、肉类、水果、粮食”四大口岸资质,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资质正在抓紧申报,口岸资质数量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位居前列。

在谈及如何放大自贸区优势,刘志强说,综保区要把自贸区的政策红利、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核心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发展优势结合起来,着力打造跨境电商、国际船舶保税备件、保税维修、保税加工、国际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等国际化平台,利用好口岸资质,做大做强国际贸易,实现通关便利化、贸易自由化,努力把综保区打造成为河北对外开放的新窗口。

曹金控集团子公司国贸集团是自贸区曹妃甸片区首批落户重点企业,位于自贸区曹妃甸片区核心区域——综保区范围内,拥有贸易,投资及综保区运营3个板块业务。依托综保区口岸资质,大力开展内外贸易。国贸集团董事长张建平说:“目前,国贸集团正与北京永信恒昌果品有限公司合作进口香蕉业务,计划年底前进口香蕉5000吨。自粮食口岸正式验收后,唐山市宿菽进出口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联系我集团,并正式签约开展粮食进口贸易业务和粮食加工仓储业务,近期将从俄罗斯进口2500吨小麦。另外,我们与中恒科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铁矿石、煤炭、钢材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与国内销售业务,预计实现年贸易额七亿两千万至十亿元,目前就合作模式等具体细节已达成共识,正在研究合作协议,力争尽快开展。”

作为区属重点国有企业,曹金控集团在推动曹妃甸自贸区经济增长上承担着重要使命。在全力打造国贸集团这一对外开放新经济增长极的同时,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,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,搭建金融新平台。曹金控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健说:“集团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,中信银行,平安信托,曹妃甸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项目贷款、贸易融资、信托计划等多种方式的合作,未来将携手进出口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华夏银行、中国银行等,继续就集团金融发展建设通力合作,共同搭建曹妃甸自贸区金融新平台。相信通过加强政府、金融、企业对接,创新金融支持、跨境投资、外汇交易等机制,金融服务功能、注血撑力作用将大大增强。”

两个多月的“自贸时间”,曹妃甸片区彰显出巨大潜力和创能。当前,曹妃甸以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为己任,坚定有序地向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、建设国内一流的自贸试验区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