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关键数据看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
来源: 国际商报河南商讯  时间:2023/08/05  

8月4日,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。适逢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,同时对于河南而言也是郑州-卢森堡“空中丝绸之路”建设和中欧班列(中豫号)开行10周年,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在郑州举办该论坛对于河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。

640.png

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(王子谦 摄)

作为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之一,河南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,取得了哪些成效?论坛现场,河南省商务厅厅长、省自贸办主任王振利向全国自贸“大家庭”展示了这一成绩单。

640 (1).png

河南省商务厅厅长、省自贸办主任王振利介绍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(王子谦 摄

形成空陆网海“四路协同”的开放通道优势


“两体系、一枢纽”是国家赋予河南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。据王振利介绍,河南省紧扣国家定位,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制度型开放,形成了空中、陆上、网上、海上“四路协同”的开放通道优势。


据了解,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六年来,持续深化郑州—卢森堡“双枢纽”战略合作,形成“一点连三洲、一线串欧美”运营格局。郑州机场开通41条货运航线,年货邮吞吐量由45.7万吨增长至最高70.5万吨,居全国第6位,其中国际地区货运量占比77%,居全国第5位、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。


中欧班列(中豫号)构建了23个境外直达站点、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,业务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,年开行班次增长近6倍,累计近8500班,成为全国五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。


同时,河南已连续举办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,在境外43个国家和地区建设运营216个海外仓,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19.2%。铁海联运班列和内河航运集装箱航线扩容加密、通江达海。


形成546项创新成果


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六年来,聚焦政务、监管、法律、金融和多式联运五个重点领域,积极开展首创性、集成式、差别化改革探索,形成546项创新成果,一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。


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压减审批时间90%、申请材料缩减80%;首创跨境电商进口正面监管模式、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和“网购保税+线下提货”,提高了通关效率,节约了企业成本,增强了消费体验。设立中部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法院,成立涉外商事审判庭和金融岛法庭,推出“互联网+诉讼”,提供全流程标准化诉讼服务。郑州机场率先在全国开展航空物流电子货运试点,货物通行时效提升20%,创新成果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。


累计入驻企业13.1万家


截至今年上半年,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13.1万家、注册资本总额1.7万亿元,分别是设立前的4.8倍、6.2倍;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23.8%。


从三个片区看——


郑州片区打造的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,现代物流、智能终端、高端装备、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,现代金融、大数据产业加快布局。郑煤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,中铁工程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,有效服务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建设。


开封片区打造的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,探索构建了艺术品交易全链条服务体系,建成运营中部首个国际艺术品保税仓,文化类及相关企业占片区企业总数的一半;在迪拜的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已招引30家文化企业,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入驻非遗商户15家,中检集团设立河南自贸区艺术品鉴证中心,鉴定文化艺术品千余件。


洛阳片区打造的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,形成了高端光电元器件、智能农机装备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。洛阳轴承研制出国内首套16兆瓦风电主轴轴承,解决了关键零部件“卡脖子”难题;麦斯克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硅基氮化镓材料生产基地;普莱柯生物获国际发明专利32项、国家发明专利312项,创立国家标准85项,技术创新领跑全球。
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